2001/6/12

解讀人類基因組的人(三):成者為王,敗者為寇?

Craig Venter 領了獎,發表了得獎演說,講演結束就是回答問題的時間。美國人聽講發問是很自然的事,不像我們亞洲國家的教育系統教出來的大多只會乖乖聽著,所以討論踴 躍,什麼問題都有--包括有人問他Celera會不會推出為私人的基因組DNA定序的服務。Venter還幽默地說,要先去問問前一陣子花錢搭太空梭上到 國際太空站,從事世界上首例私人太空旅遊的老兄,看他還是不是仍然有錢沒處花。

有一個來自醫學院某系滿臉大鬍子,穿著實驗衣的老師問Venter,請他給在場的年輕學子與後進幾個建議。Vente不假思索地回答:不要懼怕嚐試新的東 西,還有,要會使用電腦作為研究的工具。他認為以往花費漫長時間大筆精力在實驗台前苦幹,慢慢拼湊資訊的方式已經不能符合當前的步調,既然後基因體時代來 臨,應該先把現有的大筆資訊加以分析,用整體關照預測可能的假說,然後實驗檯上的結果是最後的驗證工作,所以不可以懼怕使用電腦。

Venter的話恰好反映出他科學事業的進展方向。他知道潮流在哪裡,勇於嚐試新的構想,而且他對於電腦運用的信仰更是近乎崇拜。利用Shotgun method來對基因組定序成功,無疑地驗證了他的想法是對的,利用電腦龐大的運算能力,可以有效地介入解答生物問題的進程。不過,聽了他的話之後不禁讓 我暗想,他的成功事例可以套用在別人身上嗎?到底勇於嚐試創新跟大膽異想天開的主意,在結果未知以前,兩者的差別有多大?電腦的數值分析與龐大計算能力, 固然可以突破我們人腦所能處理的資訊量的限制,但是所有的分析理論與預測模型,還是要有實驗的證據來驗證與支持,所以有了電腦來超越理論極限是不夠的,實 作方法與實驗系統也必須有同等的革新。

他自己最後也承認,其實創新與堅持若要獲得肯定,重點還是「最後要成功」("You have to success!")。他表示自己跟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堅持到底的東西最後都辦到了,別人或許也有同等的決心與創見,但是沒能成功,一切就都枉然。換句 話說,Venter自己深知在一切可自我掌控的條件之外,其實不問過程只管結果的蓋棺論定,依舊是最終的評價基準。成功了,不管原先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待都 無妨,因為事實擺在眼前;萬一不幸未能達成,就算自己確是真知灼見只是某種因素而時運不濟也沒用。所以,看來似乎是奠基於理性的科學,其實還是無可排除成 敗論英雄的不可知因素。就好像物種的演化似乎是一步步朝某個方向「進化」但其實是隨機變異遭篩選留下的結果,看來似乎是有方向有目的而進步的科學,或許也 是這種成者王敗者寇的擷選淘汰吧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